“愛滿天下,樂育英才,共創文明盛世”是廣東明世教育集團的愿景。廣東明世教育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明世教育集團),總部位于廣州,是一家集青少年素質教育、成人職業教育為一體的O2O綜合性教育集團。
創業是充滿挑戰的。董事長潘國強先生于1976年3月5日,出生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縣一個農村的普通家庭,從江西教育學院畢業后,曾擔任一名公辦的教師,從教師、教務員、校長助理一路走來,在2010年9月辭職創辦廣州市海珠區藍星職業技術培訓學校(簡稱藍星教育)。建校初期學校規模很小,只有2名老師,第一期只招了97名學生,且受到資金和場地這兩塊短板的制約,學校發展舉步維艱,但依靠十幾年教育行業豐富的從業經驗,藍星教育以學生的切實需要為出發點,堅守教育質量關卡,配以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得到了學生的充分認可,在學員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于是學員人數不斷增長,學校規模不斷擴大,2012年單期招生量即達2000多人。
在潘國強先生穩健的領導下,藍星教育逐步開辦了白云校區、海珠禮崗校區、海珠民政校區、天河華師校區、天河員村校區、新市校區、番禺校區、佛山禪城校區、佛山工貿校區、蘿崗校區、深圳校區、長沙校區、南昌校區、江門校區和東莞校區等25個校區,營銷模式和辦學模式也在不斷創新,并成為開放教育辦學體系的中堅力量。藍星教育先后與國家開放大學(廣州)、華南師范大學、廣東開放大學、廣東財經大學、廣東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和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合作辦學,形成了學歷教育與職業教育、技能培訓為一體的辦學模式,其中藍星教育華南師范大學遠程教育中心在全國的160多家華師遠程學習中心連續四年學生量排名第一,國家開放大學(廣州)藍星分校也成為廣東地區規模最大的辦學單位之一。
廣東明世教育集團董事長 潘國強先生
2013年,藍星教育穩健發展的同時,潘國強先生以一名教育工作者及企業家的敏感性與前瞻性,察覺到了職業院校的學生在校接受教育環節與畢業后進入企業就業環節中缺少有效連接,于是創辦藍興就業服務公司,開拓了與中職院校合作共育人才、共建人才基地的新模式。藍興就業專注于學前教育的師資培養、就業崗前培訓、就業輸送等,并立足廣東、面向全國打造學前教育產教聯盟,為全國800多家幼教機構輸送幼教人才。
青少年素質教育是教育市場中不容忽視的重要板塊,在成人教育方面已積累了豐富經驗的潘國強先生希望能夠把這種模式有效地復制到這個板塊中。2014年以整合江西廣播電視臺六套少兒藝術團為契機,成立了另外一家子公司——弘星青少年教育。潘國強先生沒有附庸多數青少年培訓機構的課程,而是以差異化的方式采取課程的自主研發與品牌加盟的模式,先后自主研發了弘星壹舟字根書法、博伊斯手工館和師道學府等多個品牌。為此,潘國強先生在其中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深知“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時期是一個人夢想的開始,也是真正影響孩子未來成才的重要階段,而關注青少年教育也是作為一名教育者的使命。
當“互聯網+”逐漸成為趨勢的時候,潘國強先生對互聯網發展為教育行業帶來新的機會充滿了期待。2015年11月文盛教育在線學習體驗中心在番禺開業,標志著明世教育集團向在線教育模式的轉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據潘國強先生介紹,文盛教育主要致力線上課程開發及運營、職業院校線上課程合作、加盟分校的開拓與復制等,目前主要線上產品有職教邦、開放邦和教師邦等,力求打造隨時隨地、觸手可及的學習方式。
為進一步把公司做大做強,2015年潘國強先生再次對公司業務進行戰略性調整,將藍星教育、弘星教育、文盛遠程和藍興就業整合升級為廣東明世教育集團,同時在廣州、深圳、東莞、惠州、佛山、南昌、福州、長沙等城市設立分公司。至此,明世教育集團打造的“一個平臺,兩大方向,三大教育生態圈,多方跨界合作共贏”的教育生態體系已形成。潘國強先生進一步解釋說,“一個平臺”是指明世在線教育平臺,“兩大方向”是指成人職業教育方向和青少年素質教育方向,“三大教育生態教育圈”是指職業教育生態圈、學前教育生態圈和企業教育服務生態圈。
明世教育集團經過幾年發展,從2001年的2個人到現在將近400人的團隊,由最初的97名學生發展到現在的在校生3萬多人,累計培養學生逾10萬人。集團在職業教育方面將重點聯合線下教育機構,利用明世在線職業教育平臺,共建職業教育O2O生態圈。同時,明世教育集團也開始著手引進德國職業教育模式,計劃成立中德職業技能院校交流平臺,打造職業教育的聯盟圈,在廣東等前沿城市依托100家職業院校建立人才培養基地,線上通過明世在線職業教育平臺,線下通過職業院校為依托的人才培養基地,最終形成職業人才教育培養的O2O模式。明世教育集團旗下的青少年素質教育板塊也在迅速發展,素質教育的線上教育平臺已經完善,線下220多家教育培訓機構、公辦中小學素質教育基地已在逐步搭建,青少年素質教育的O2O模式也在穩步實現,明世教育集團將不斷突破教育行業單一布局的傳統,開辟出教育行業中多方參與、多方共贏的一條新型O2O人才培養發展之路。